杨嗣昌是杨鹤的儿子,其时任兵部尚书,深得思宗的信任。明朝的六部权重,而以吏、兵两部为尤甚。兵部尚书称为“本兵”,命将调兵,策定战略,集军政、军令大权于一身,仿佛以国防部长兼参谋总长。杨嗣昌才具有限,而最大的缺点是与思宗犯了同样的毛病:苛责他人,而又无知人之明。信任熊文灿即是件很莫名其妙的事,因为熊文灿主抚,而杨嗣昌主剿,在根本上就是矛盾的。
孟心史先生的《明代史》述熊文灿:
文灿贵州永宁卫人,徙家蕲水,由进士历官至布政司,崇祯元年以福建布政司就迁巡抚。福建濒海多盗,郑芝龙为盗魁,颇愿受抚,当事谕降之。文灿至,善遇芝龙,使为己用。芝龙屡败他盗,文灿以功擢总督两广军务,仍借芝龙力。最后,击海盗,刘香死,盗尽平,时崇祯八年。文灿官闽广久,积赀无算,厚以珍宝结权要,谋久镇岭南。会帝疑刘香未死,且不识文灿为人,遣中使假广西采办名,往观之。文灿厚有所赠遗,留饮十日,中使喜。
这不是很好吗?“久镇岭南”的愿望,看来一定可以达到;哪知酒能误事,熊文灿酒酣耳热,意气慷慨之时,吹了几句牛,就此搞出一场大麻烦,不但误国,他自己也送了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