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本篇选自《全三国文》卷一三。此赋大约作于建安十八年 (213)后至二十二年(217)间。前段描述并称美邺宫殿宇和铜雀、 金虎、冰井“三台”之“显丽”与“高轩”,及仲春草木欣荣的景象,引起出游兴致,后段描写驰骛北园,轻舟洪池,饮酒奏曲,从容尽 观,永日忘愁的快乐和忽见黄昏落日而兴发人生不永、天命无常之感,遂罢曲宴而归旧房。赋文于抒写邀游情景个流露忧生之嗟,故疑其为建安二十二年疫气流行,“亲故多离其灾”(曹丕《与吴质书》)所引起的悲感。此赋写景壮丽、俊秀,气格亢爽,抒情悲慨,跌宕有致。(赵乃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