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蒲松龄写过一首描写海市的诗,而这篇小品写的却是山市。山市恰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,本是由山中特定的气候、风云、光线造成的自然幻景,奇妙多变,气象万千。
在这篇小品里,作者以腾挪自如、连续快捷的笔法勾勒出多幅不同境界的图景,忽而孤塔高耸,直冲霄汉;忽而城郭连亘,市集喧闹;忽而高楼窗明,灯光灿烂;使得山市变幻的景观令人日不暇接。同时,景观的迅速变幻与人一物的惊喜交相映衬,显示了山市奇景的强烈审美效果,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。 作者简介:蒲松龄(1640—1715),字留仙,一字剑臣,别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,山东淄川(今淄博)人。早岁即有文名,深为施闰章、王士演所重,但屡应省试皆落第,七十一岁才援例补为岁贡生。除三十一岁时在宝应、高邮作幕客外,都在家乡为塾师。能诗文,善作俚曲,有《聊斋文集》、《聊斋诗集》、《聊斋俚曲》及关于农业。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传世。此外,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,是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,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,运用唐传奇小说的文言体写成的文言短篇小说,构思奇妙,语言生动。其中的小品,描写精细委曲,文气简练隽永,颇得竟陵派神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