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维导图备注

临床营养学
首页 阅读记录
  • 书签 我的书签
  •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

第二篇 营养缺乏病

浏览 23 扫码 分享 2020-12-18 11:33:41
上一篇:
下一篇:
  • 书签
  •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
  • 附录: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42.5 用微型计算机进行膳食营养成分计算
  • 42.4 调查方法的评述
  • 42.3 膳食调查的注意事项
  • 42.2 食物成分表
  • 42.1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基础
  • 42 膳食调查
  • 41.7 应激状态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
  • 41.6 救生条件下的营养保证
  • 41.5 噪声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
  • 41.4 有害物质与营养素的关系
  • 41.3 低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
  • 41.2 高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
  • 41.1 电离辐射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
  • 41 特殊条件下的营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40.8 胆囊造影饮食
  • 40.7 隐血试验饮食
  • 40.6 检查先天性非溶血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型的低热量试
  • 40.5 检查小肠功能的粪脂测定试验饮食
  • 40.4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饮食
  • 40.3 检查肾脏功能的试验饮食
  • 40.2 甲状旁腺的功能检查
  • 40.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功能检查
  • 40 临床检查用饮食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9.10 要素膳的并发症
  • 39.9 使用方法
  • 39.8 要素膳的禁忌证
  • 39.7 要素膳的适应证
  • 39.6 要素膳的生理
  • 39.5 要素膳的性质
  • 39.4 要素膳的氮源
  • 39.3 要素膳的组成
  • 39.2 要素膳的分类
  • 39.1 前言
  • 39 要素膳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3.12 展望
  • 38.11 胃肠外营养的组织和护理
  • 38.10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
  • 38.9 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
  • 38.8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
  • 38.7 营养素的需要量
  • 38.6 静脉用营养制剂
  • 38.5 胃肠外营养的指征
  • 38.4 胃肠外营养的种类
  • 39.8 要素膳的禁忌证
  • 38.2 影响营养的代谢因素
  • 38.1 前言
  • 38 胃肠外营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7.6 外科营养的重要性
  • 37.5 愈合与营养
  • 37.4 麻醉对应激反应和代谢的影响
  • 37.3 饥饿对代谢的影响
  • 37.2 创伤后内分泌变化及其代谢影响
  • 37.1 引言
  • 37 外科创伤与营养
  • 第四篇 特殊饮食与营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6.8 重症肌无力
  • 36.7 营养缺乏性神经病
  • 36.6 三叉神经痛
  • 36.5 肝豆状核变性
  • 36.4 颅脑损伤
  • 36.3 癫痫的营养治疗
  • 36.2 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营养治疗
  • 36.1 脑血管病
  • 36 几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5.5 口腔外科疾病与饮食治疗
  • 35.4 营养与口腔粘膜病
  • 35.3 营养与牙周病
  • 35.2 营养与龋齿
  • 35.1 营养与牙颌系统的发育
  • 35 营养与口腔疾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4.6 食物过敏的防治
  • 34.5 食物过敏的诊断
  • 34.4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理
  • 34.3 食物过敏的分类与临床表现
  • 34.2 食物过敏的原因
  • 34.1 前言
  • 34 食物与过敏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【附】各种膳食举例
  • 33.5 烧伤的营养治疗
  • 33.4 烧伤的临床过程
  • 33.3 烧伤对内脏功能的影响
  • 33.2 烧伤的代谢反应
  • 33.1 前言
  • 33 营养与烧伤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2.5 感染和外伤病人的营养治疗原则
  • 32.4 单个营养素缺乏和免疫
  • 32.3 感染对营养与代谢的影响
  • 32.2 营养不良对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
  • 32.1 营养与感染之间的关系
  • 32 营养与感染和免疫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1.6 肿瘤病的营养治疗
  • 31.5 癌瘤病人的营养代谢改变
  • 31.4 食品烹调加工与致癌物
  • 31.3 食物中的癌瘤阻断剂
  • 31.2 食品中的自然致癌物
  • 31.1 膳食中营养素与癌瘤发生的关系
  • 31 营养与癌瘤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30.2 遗传病的营养治疗
  • 30.1 营养与遗传的密切关系
  • 30 营养与遗传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9.8 透析疗法
  • 29.7 肾结石及其饮食
  • 29.6 代谢性肾病
  • 29.5 慢性肾功能衰竭
  • 29.4 急性肾功能衰竭
  • 29.3 肾病综合征
  • 29.2 肾小球肾炎
  • 29.1 前言
  • 29 肾脏疾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8.5 营养和高血压病
  • 28.4 营养与充血性心力衰竭
  • 28.3 营养和心肌梗塞
  • 28.2 营养和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
  • 28.1 前言
  • 28 心血管疾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7.7 胆系结石和感染(胆石症与胆囊炎)
  • 27.6 肝豆状核变性(Wilsons氏病)
  • 27.5 肝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(肝昏迷)
  • 27.4 肝硬变(肝硬化)
  • 27.3 脂肪肝
  • 27.2 病毒性肝炎
  • 27.1 营养性肝脏疾病的原因
  • 27 肝胆系统疾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6.7 大肠
  • 26.6 小肠
  • 26.5 消化性溃疡
  • 26.4 胃炎
  • 26.3 胃的病变
  • 26.2 胃的生理功能
  • 26.1 前言
  • 26 胃肠道疾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5.5 膳食治疗的原则
  • 25.4 痛风的防治
  • 25.3 痛风的临床表现
  • 25.2 痛风的分类和发病原理
  • 25.1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
  • 25 痛风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4.5 治疗
  • 24.4 临床症状及诊断
  • 24.3 发病情况、病因、机理
  • 24.2 临床分型
  • 24.1 概述
  • 24 糖尿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3.7 预防
  • 23.6 成年肥胖者治疗膳食食谱举例
  • 23.5 治疗原则
  • 23.4 病理生理
  • 23.3 病因
  • 23.2 临床表现和诊断
  • 23.1 前言
  • 23 肥胖
  • 22.4 食谱的编制
  • 22.3 医院膳食的种类
  • 22.2 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
  • 22.1 营养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
  • 22 引言
  • 第三篇 疾病与营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1.6 预防
  • 21.5 治疗
  • 21.3 症状
  • 21.2 必需脂肪酸缺乏的病因
  • 21.1 必需脂肪酸的定义与功能
  • 21 必需脂肪酸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0.9 克山病的预防
  • 20.8 克山病的治疗
  • 20.7 克山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
  • 20.6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
  • 20.5 克山病的病理改变
  • 20.4 克山病的病因
  • 20.3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硒的关系
  • 20.2 克山病和低硒间的关系
  • 20.1 引言
  • 20 缺硒与克山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9.10 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与治疗
  • 19.9 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
  • 19.8 高碘甲状腺肿的主要临床表现
  • 19.7 碘过多病
  • 19.6 结语
  • 19.5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防治
  • 19.4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临床与诊断
  • 19.3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
  • 19.2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历史与流行病学
  • 19.1 前言
  • 19 碘缺乏病与碘过多病
  • 18.5 治疗
  • 18.4 诊断
  • 18.3 临床
  • 18.2 缺锌的原因
  • 18.1 前言
  • 18 锌缺乏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7.5 蛋白质-能量营养不良与贫血
  • 17.4 维生素缺乏与贫血
  • 17.3 微量元素、矿物质与贫血
  • 17.2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
  • 17.1 缺铁性贫血
  • 17 营养性贫血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6.8 维生素D的毒性和维生素D过多症
  • 16.7 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
  • 16.6 防治
  • 附:佝偻病的诊断标准
  • 16.5 诊断
  • 16.3 发病机理和病理
  • 16.2 发病情况和病因
  • 16.1 历史
  • 16 维生素D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5.7 维生素C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
  • 15.6 预防
  • 15.5 治疗
  • 15.4 诊断
  • 15.3 临床表现
  • 15.2 生物化学及病理学
  • 15.1 病因学和分布
  • 15 维生素C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4.8 预防途径
  • 14.7 治疗
  • 14.6 实验室检查
  • 14.5 临床表现
  • 14.4 病理
  • 14.3 代谢途径
  • 14.2 病因
  • 14.1 历史
  • 14 癞皮病
  • 13.4 诊断
  • 13.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
  • 13.2 生理功能与病理生理
  • 13.1 病因
  • 13 维生素B2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2.8 临床应用
  • 12.7 预防
  • 12.6 治疗
  • 12.5 诊断及营养评价,鉴别诊断
  • 12.4 症状
  • 12.3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
  • 12.2 化学、生物化学及病因
  • 12.1 前言
  • 12 维生素B1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1.9 维生素A与药物的关系
  • 11.8 维生素A与锌的关系
  • 11.7 维生素A与肿瘤的关系
  • 11.6 维生素A过多或中毒
  • 11.5 治疗
  • 11.4 维生素A缺乏病的预防
  • 11.3 维生素A缺乏病的诊断
  • 11.2 维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与缺乏症状
  • 11.1 病因学
  • 11 维生素A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0.9 预防
  • 10.8 预后
  • 10.7 治疗
  • 10.6 诊断
  • 10.5 临床表现
  • 10.3 病因学
  • 10.2 流行病学
  • 10.1 前言
  • 10 蛋白质-能量营养不良
  • 9.4 营养缺乏病的治疗通则
  • 9.3 营养缺乏病的诊断
  • 9.2 营养缺乏病的表现
  • 9.1 营养缺乏病的病因
  • 9 引言
  • 第二篇 营养缺乏病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8.5 老年人营养
  • 8.4 孕妇、乳母营养
  • 8.3 儿童营养
  • 8.2 婴幼儿营养
  • 8.1 成年人营养素的需要
  • 8 健康人营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7.11 其它必需微量元素
  • 7.10 钼
  • 7.9 锰
  • 7.8 铬
  • 7.7 钴
  • 7.6 氟
  • 7.6 硒
  • 7.5 锌
  • 7.4 铜
  • 7.3 铁
  • 7.2 碘在人体内的含量
  • 7.1 引言
  • 7 微量元素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6.6 钾
  • 6.5 氯
  • 6.4 钠
  • 6.3 镁
  • 6.2 钙和磷
  • 6.1 前言
  • 6 无机盐(常量元素)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5.13 泛酸与生物素
  • 5.12 维生素C
  • 5.11 维生素B12
  • 5.10 叶酸
  • 5.9 维生素B6
  • 5.8 尼克酸
  • 5.7 维生素B2
  • 5.6 维生素B1
  • 5.5 维生素K
  • 5.4 维生素E
  • 5.3 维生素D
  • 5.2 维生素A
  • 5.1 前言
  • 5 维生素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4.5 膳食中碳水化物的来源
  • 4.4 膳食纤维和一些疾病的关系
  • 4.3 碳水化物的生理功用
  • 4.1 碳水化物的分类、结构和性质
  • 4 碳水化物
  • 3.5 脂类的供给量
  • 3.4 食物中的脂类及其营养评价
  • 3.3 脂类的生化代谢
  • 3.2 脂类的生理功用
  • 3.1 脂类的种类和理化性质
  • 3 脂类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2.7 食物蛋白质
  • 2.6 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价
  • 2.5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
  • 2.4 膳食蛋白质的利用
  • 2.3 蛋白质的生理功用
  • 2.2 蛋白质的生化
  • 2.1 引言
  • 2 蛋白质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1.5 临床病人热能需要量问题
  • 1.4 人体的热能需要量
  • 1.3 人体的能量平衡
  • 1.2 人体热能代谢的测定
  • 1.1 前言
  • 1 热能
  • 第一篇 营养概论
暂无相关搜索结果!
    展开/收起文章目录

    分享,让知识传承更久远

    文章二维码

    手机扫一扫,轻松掌上读

    文档下载

   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文档,随时随地,享受汲取知识的乐趣!
    PDF文档 EPUB文档 MOBI文档

    书签列表

      阅读记录

      阅读进度: 0.00% ( 0/0 ) 重置阅读进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