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相信,除非为了达到一种特殊效果,一般来讲,“每一句完整的话都潜藏着一个主语”,这是属于人类原始思维的基本特点。乔姆斯基对此有很艰深的研究,他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述的,世界的各地语言虽然很不同,但他们都有一个大致相似的结构,乔姆斯基在《句法结构》中,试图说明人类如何获得如此之多的知识,他发现句法制约词语和声音的排列,使之形成句子的原则,句法是直觉的,它固定不变的规则深入了人类意识。
我们的意识习惯于使用主谓句式,虽然主语严格地分析起来有点模糊不清,可是,它总比真正的模糊不清叫我觉得舒服一点。我们说到运动,必定在说有个什么东西在动,正如我们说到牛顿三定律,我更愿意把它看作牛顿的发现或观点,而不想把它看作一种无主体的天启,或是什么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思想的总结,从后面一种层面谈问题很容易流于空泛。
在我的阅读经验中,“更神圣”、“更偶像”、“更真实”,“更可信”这便是宗教书里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注意的,其实它提醒人们的只是“更权威”而已。
当然,我要问一问:谁更权威?是那一个有主体的人类个体,还是一个无主体的所谓“神圣者”?中国古代君王向来认为自己的权威是神授予的,宗教权威也是同理,电视上播过一纪录片,里面有一印第安酋长天天早晨坚持祈祷,拍片的导演问他为什么,他说如果他不祈祷,太阳第二天便不会升起来,导演让他试试停一天,他就是不听,任务重大啊,可不敢轻易冒险。这便构成了人为的无法检验的情况,我相信,宗教信仰在本质上便与那位酋长信仰一样,一方面,它可能会提升某人的意识,使之更加超然,另一方面,也可能只是一种画地为牢而已。